当前位置:首页 > Kaiyun最新官网
未成年犯罪频发法律如何守护“少年的你”?时间: 2024-06-09 03:30:53 | 作者: Kaiyun最新官网
近期,未成年人犯罪、犯罪低龄化加剧等相关话题屡屡登上热搜。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也引起了慢慢的变多人的关注。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最高法表明,将推动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体系。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对未成年人成长、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都带来了较大隐患,这一社会现象令人担忧。
目前我的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解决措施的原则是: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分案处理的原则;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不公开审理的原则;全面调查的原则;迅速简约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家庭管教。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多与家长疏于管理和教育有密切关系。司法机关可以责令家长加强对青少年的管束和教育,并定期向专门机构报告,以促使违法犯罪青少年悔改向善、自救自新。
2.工读教育。工读教育是我国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集控制与矫正两种职能于一体,是对问题青少年进行矫正教育的有效方法。
3.社会帮教。司法机关能要求青少年犯罪人所在的学校、单位、街道或乡镇组织负责对其进行日常的帮助教育,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协助专门机构做好对青少年犯罪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4.社区服务。能要求非刑罚处理的青少年犯罪人在指定的场所完成一定量的公益劳动,使之在劳动中得到帮助和受到教育。
1、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不应低于12岁。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人,仅在犯下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时才负刑事责任。
2、从宽处理原则。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在处理青少年犯罪时,应第一先考虑非刑罚化方法,如家庭管教、工读教育和社会帮教等。
3、教育和保护原则。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旨在保护青少年的成长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强调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矫正,而非单纯的惩罚,以促进其悔改和重新融入社会。
4、国际协议和标准。《北京规则》与《儿童权利公约》第10号一般性意见共同构成了国际上处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则和标准。
1、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或父母离异可能会引起孩子在缺乏父爱和母爱的情况下成长,心灵受到扭曲,有可能报复社会而走上犯罪道路。
2、社会因素:社会中的消极因素,如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影视中的犯罪过程和腐朽观点、不健康的书刊杂志和电子游戏中的暴力、色情内容等,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犯罪中也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若学校未能提供良好的道德和法制教育,可能会引起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从而增加犯罪风险。
1、加强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2、社会应加强文化市场监管,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对于已经犯罪的青少年,应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帮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在确保他们茁壮成长的前提下也要时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确保他们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下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